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單片機智能控制的液體表面張力測量儀設計
> 涂料配方設計如何選擇潤濕劑?表面張力成為重要決定因素之一
> 表面張力對乙醇液滴沖擊過冷水平壁面的鋪展動力學行為的影響(一)
> 表面張力測量儀的定義、分類及特點
> 環保非水基鉆井液界面張力、基本性能和抗污染能力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與認識
> Delta-8食用餐食后人體內十二指腸液的組成及性質——結果和討論、結論、致謝!
> 下雨天開車雨水影響視線,肥皂涂層破壞水的表面張力
> 低界面張力起泡劑的泡沫性能、用量對發泡量、半衰期的影響
> 液態金屬界面張力與電極電勢之間的構效關系
> 基于表面張力的開放式微流體平臺,利用微柱重建三維肺部細胞微環境
推薦新聞Info
-
> 硅丙乳液質量分數與粘度、表面張力的關系及在模擬病害壁畫修復中的應用(四)
> 硅丙乳液質量分數與粘度、表面張力的關系及在模擬病害壁畫修復中的應用(三)
> 硅丙乳液質量分數與粘度、表面張力的關系及在模擬病害壁畫修復中的應用(二)
> 硅丙乳液質量分數與粘度、表面張力的關系及在模擬病害壁畫修復中的應用(一)
> 一體化生物復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鹽巖體積加砂壓裂中的應用(三)
> 一體化生物復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鹽巖體積加砂壓裂中的應用(二)
> 一體化生物復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鹽巖體積加砂壓裂中的應用(一)
> Wilhelmy吊板法測試溫度、鋁元素和稀土元素對鋅浴表面張力的影響
> 基于表面張力系數等模擬液滴撞擊熱壁面的動力學行為(二)
> 基于表面張力系數等模擬液滴撞擊熱壁面的動力學行為(一)
基于天然植物油的酰胺胺氧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表面性質——結論、致謝!
來源:上海謂載 瀏覽 1327 次 發布時間:2021-10-11
四、結論
總之,一對新型的氧化胺表面活性劑,蓖麻油酰胺氧化胺和 棉籽油酰胺氧化胺,由天然原料設計合成 植物油,既環保又便宜。 兩個自然而然的 脂肪油氧化胺表面活性劑具有優異的表面活性。 研究也有 表明蓖麻油氧化胺和棉籽油氧化胺表現出強 與工業中使用的幾種氧化胺相比,乳化能力 日常生活。
致謝
衷心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中國基金會(21676003、21376008和21203005),轉化 科技成果推廣計劃項目 (PXM2016_014213_000028),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北京市教委(KZ201510011010)。
參考
[1] Liu, H. Q., Hu, J., Xu, B. C., Zhao, T. T., Shi, G. Y. and Zhang, G. J. (2016) J Surfactants Deterg, 19: 673-680.
[2] Lu, Y. H. (1996)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& Cosmetics, 06: 23-27. 11
[3]Mercedes, F. S., Encarnación, J., Alejandro, F. A., Francisco, R. and Manuela, L. (2014) J Surfactants Deterg, 17:1161-1168.
[4] Zhang, W., Zhang, G. C., Wang, Y. and Song, K. F. (2016) 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& Cosmetics, 04: 200-203.
[5] Curbelofds, Santanna, V.C. and Netoel, B. (2007) J Colloids Surf A, 293: 1-4.
[6] Kakehashi, R., Tokai, N. and Yamamura, S. (2012) Chemistry Letters, 40: 1050- 1051.
[7]Singh, S. K., Bajpai, M. and Tyagi, V. K. (2006) J Oleo Sci, 55: 99-119.
[8] Fang, L. D., Xia, X. Y., Lei, X. Y., Xu, H. F. and Wang, J. Z. (2010) Detergent & Cosmetics, 05: 22-24.
[9] Hou, L. Y., Zhang, H. N., Chen, H., Xia, Q. B., Huang, D. Y., Meng, L. and Liu, X. F. (2014) J Surfactants Deterg,17: 403-408.
[10] Liu, Q. G., Liu, J. L. and Huang, Q. R. (2012) Detergent & Cosmetics, 05: 28-31.
[11] Liu, H. Q., Li, F., Xu, B. C., Zhang, G. J., Han, F., Zhou, Y. W., Xin, X. L. and Xu, B. (2012). J Surfactants Deterg, 15: 709-713.
[12] Fang, L. D., Guo, X. and Fang, H. J. (2015) Detergent & Cosmetics, 03: 22-24.
[13] Xu, Q., Wang, L.Y. and Xing, F. L. (2011) J Surfactants Deterg. 14: 85-90.
[14] Qiao, W., Zheng, Z., Peng, H. and Shi, L. (2012) Tenside Surfactant and Detergent, 49: 161-166.
基于天然植物油的酰胺胺氧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表面性質——摘要、介紹
基于天然植物油的酰胺胺氧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表面性質——實驗程序